马云的企业原来最喜欢用这两类人,怪不得能成为首富!
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“996工作制”,确实让我们再一次看到,作为企业的老板,宁可违反劳动法,也要维持996的某种“合理性”。
即便是大家所喜爱的马云导师,面对996这个敏感话题,同样还是说出了:能够996加班是一种幸福,如此这般的名言警句,听完不禁让人一身冷汗,这还是我们所敬仰的创业教父吗?
阿里巴巴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?
去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,马云辞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职务,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。那作为阿里巴巴新一代掌门人,他又是如何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呢?
张勇坦言,我们喜欢两类人,他们不安分、但能成事!一类是体制内的不安分者,一类是跨国公司的叛逆者。
对于第一类,就是那些体制内的不安分者。他们日子过得很好,但总想再干点啥,有很多不心甘。另一类则是在跨国公司里面,如果能把中国业务从零做出来,或有些东西本来没有,然后他建了某套体系。
他还说到,阿里业务比较好的时候,很多问题会被掩盖。虽然说总体上看,这个人业绩都不错,但是说到底是这个人造就了业务,还是业务造就了这个人。所以,阿里巴巴的人才策略,最终还是需要找的是因人成事的人,因为这个人,Make things different 。
作为阿里巴巴的新掌门人,张勇曾在杭州的湖畔大学说过这样的话:我们说“非凡人以平凡心做非凡事”,因为今天我们承担的责任、做的事情,真的需要有一个非凡的思考力、非凡的格局、非常的勇气,但反过来如果没有对客户的敬畏之心,不是用一个平凡心、谦卑之心、服务之心,很难做好事情。
这里面背后反映的是什么?在一个企业,不同阶段对于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,对于人的整个引导和培养的角度需要去辩证的发展。
从这番话我们能够看出,企业家寻找人才的思路确实需要我们正视,那就是面对“不安分”的人,敢于提供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,将能力和能量充分释放,从而造就业务,创造业绩,成就自己和企业。
当人才和规则冲突时怎么办?
同样,所谓人才,自然也有难以驾驭的一面。当人才和一些既定的规则发生冲突,阿里巴巴的企业人才战略又是如何呢?张勇的选择是,让规则暂时往后退一步。
当初在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和优酷时,张勇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——不调层级。既然已经被收购,不在管理上有动作,确实不容易。张勇说别急着调整,光调层级,把原来的层级和阿里对上,那就鸡飞狗跳了,还把人心搞散了一半。
原来被收购企业的这个层级,阿里是却是另外的定级规则,倘若动了,肯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,不可能都往上的,那往下的话,是个人都不爽,那你何必在那会儿去干这么一件事情呢。
当面对人才和规则的平衡时,张勇的态度是:求同存异,先把事办了。只有这样,大家才能慢慢在过程当中去建立很多的化学反应。
(图文源自马菠萝扒职场)
(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微讯社的观点和立场)
将为您减少类似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