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
校园故事:年轻学者冲刺高校“科技力”
“在所有令人心碎的劳作中,开道是最糟的。”科研,算是“开道”中最富挑战性的一种脑力劳作。尤其在未知之地,你可能不知道下一秒钟,自己的脚会在何处,将会踏向何方。
[亲子育儿]“我教育孩子的时候,请你别拆台!”
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?你正在一脸严肃地教育孩子,摆事实、讲道理、苦口婆心,你的另一半或者家中的老人,在旁边不断插科打诨,或者同仇敌忾,帮着孩子说话。几个回合下来,让你身心俱疲。
初中生迷上为昆虫拍写真 房间改成工作室养近200个品种
15岁的“昆虫男孩”吕泽逸,痴迷昆虫,热爱大自然。从10岁到现在,他在家中养了近200个品种、800只昆虫,为它们拍摄了百余张写真。你很难想象,这些高水准的照片竟出自一个15岁孩子之手。
填不完的表格、写不完的心得...基层教师时间去哪了?
填不完的表格、写不完的心得体会、五花八门的比赛或活动、各式各样的评比或检查……眼下,在一些地方一拨拨袭来的非教学任务让不少教师身累,心更累,以至于有教师感慨,“都快没时间教书了。”
吃鸡的教育之惑:娃娃难以绝缘 家长如何做?
随着“吃鸡”游戏的流行,日前,一张张孩子围在一起玩游戏的图片在网上传播。在四川德阳,9岁的小学生翰翰看同学“吃鸡”,写出了《吃鸡论语选编》;10岁的小学生星星正在创作一部“吃鸡”主题漫画。
教育部:不得以“国学”“女德”教育妨碍义务教育
为切实保障国家义务教育制度实施,纠正严重影响适龄儿童、少年成长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,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《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》(简称《规定》)。
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大学生死亡教育课体验殡葬全过程
近年来,北京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广州大学等部分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,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,写遗书、立遗嘱、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形式也逐渐加入到教学当中。
六部门联合发文:禁用“近视治愈”等宣传用语
专家指出,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,近视不能治愈。儿童青少年可以通过科学用眼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、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方式预防、控制和减缓近视。家长一旦发现儿童青少年视力异常,应当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,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矫正。
父亲十年前牺牲 母亲守住“爱的秘密”
胡博文是江苏扬州的一名小学生,他的爸爸胡永飞是一名守边的军人,2009年不幸壮烈牺牲,当时胡博文只有1岁。妈妈为了呵护孩子,把爸爸去世的消息隐瞒了十年。清明节前夕,母子俩跨越4000公里来到西藏,寻访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。
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“融合课”
早在2013年,教育部就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,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,建设了两期课程资源。随着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,标准也随之改变——4月2日,教育部官网发布《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.0的意见》,提出到2022年,构建以校为本、基于课堂、应用驱动、注重创新、精准测评的教
女硕士捐髓,学医男友陪同鼓劲
“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,我也是学医的,为挽救患者生命贡献力量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28日上午,就读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90后女医学硕士小悦,在湖北省定点采集移植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。同样学医的男友特别支持小悦的爱心善举,全程陪护在身旁。
治理民办学校掐尖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
日前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。《通知》提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、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、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、严格执纪问责等要求。
为什么今天的孩子还在唱几十年前的儿歌
3月21日是春分,还是“世界儿歌日”。1976年,在比利时可诺克两年一度的国际诗歌会上,将春天到来的第一天确立为“世界儿歌日”。今年的这一天,“嘹亮童声·唱响未来”新时代儿童歌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。研讨会开始前,会场循环播放着这些经典儿歌,最“年轻”的也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。
高不成低不就?7旬奶奶到招聘会帮孙子递“简历”
春季招聘素有“金三银四”的说法,如今已是3月底,眼看着“金三”就要走到尽头了。但杜婆婆孙子的工作还没有着落,这让老人不得不操心起来,赶场到招聘会现场递“简历”去了。
我国将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和应用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科学技术部、公安部、生态环境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《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将加快完善甲醇汽车产业政策、技术标准,推动产业合理布局,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并提高市场应用水平。